第(3/3)页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杨家孩子们整马提枪,望着羊角山上山路口奔来,正好撞上山上马贼冲下来,杨六郎一马当先,一杆大枪气势如龙,马贼丢下十几具尸体,掉头往山上退去。 羊角山上山之路真是险窄,沿着山背脊凿阶而成,宽不过两尺,两侧便是悬崖峭壁,摔下去肯定尸骸不全。杨六郎等只能下马徒步仰攻上山。 到了半山“一道闸”,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。马贼们把铁栅放下,在里面放箭,一旦靠近便用长槊直捅。 十三个杨家儿郎,一起攻到一道闸,都没有损伤。到了一道闸前,一不留心,被弓箭射倒两人,靠近铁栅,又被长槊捅倒四人。杨六郎满眼血红,却又如笼中困兽,毫无办法,一边无法破门,一边眼睁睁看着兄弟流血咽气。 一个灵醒的,飞奔下山解了几副马鞍带上来,权当盾牌,护住胸腹要害处,勉强抵住长槊攒捅,三个人死命在前面顶着,全身手脚四肢,全被捅成蜂窝,为杨六郎赢得了机会,几经努力,用大枪撬落铁栅。 入得一道闸,杨家十三个儿郎,站着的只有四人。 四人一路仰攻至山顶时,便只剩杨六郎一人一枪了。 这帮马贼,的确名不虚传,除了那些不堪一击的娄罗外,二三十号扎手的,身手功夫的路数,五化八门,刀枪剑戟,样样齐全,上中下三路,全面开花。 上到山顶时,杨六郎已经全身挂彩,大枪也砸断了两次,手中所握的,是其他兄弟的枪械,也不顾得趁手不趁手。 杨六郎被最后二十几个马贼围困,手上的武器不是枪,而是一把抢来的大刀。杨六郎在天波俯中不习刀剑,去大梁城内兵校场跟那帮禁军兵油子厮混时,也鄙视刀剑,认为刀是下等步卒才用的兵器。 想不到,最后的面临生死关头,就一把铁刀相伴了。 人到生死关头,哪里还管什么武器,能杀人就好,能自救更好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