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而这样一来钱币的流失不可避免。 事实上,在少府迅速发展,大唐不断发展的如今,钱币流失更为容易了。 “父皇,儿臣有办法。” 听着李世民叹息的话语,李明迟疑了一下,还是直接开口了。 而他的话语,瞬间让李世民的目光投射了过来。 面对着李世民的目光,李明缓缓的将纸笔拿了出来。 “父皇,铜钱不够,我等大唐为何不能用其他的办法代替,比如纸币。” “父皇请看,这就是儿臣所设计的纸币,其中有着十文,百文,千文,完全可以作为如今钱币之用。” “若是大唐百姓都用于纸币,自然不需要担心外流。” 伴随着他的声音,李世民目光看向李明手中的纸币。 直到片刻之后,李世民好笑的摇摇头。 “十四,这恐怕不行,纸张其价值虽然不低,可那在于空白纸张,并非是这一种。” 话语开口。 只是他的话语才刚刚到达一半。 李明再度开口了。 “父皇,儿臣这里有着完整的方略,父皇不妨先看看再说。” 李明的声音传出,随后从怀中拿出来了一本奏本。 很快,王德将奏本递交了上去。 李世民接过,随即打开开始仔细阅读了起来。 而他的神情原本从漫不经心,逐渐变成了凝重,皱眉。 不知道过了多久,也不知道持续了多久,李世民瞬间抬头,目光看向了李明,脸上情绪不断的闪烁。 “你有几分把握?” 沉默了片刻,李世民不断变化之中,随即实在忍不住的询问。 没办法,奏本之中描述的内容实在让他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。 哪怕仅仅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,他的呼吸都不由粗重了起来。 “父皇,只要办好银行,儿臣相信百分百能够完成。” 李明带着肯定的话语开口,神情之中并没有任何迟疑。 如今可不是后世,在这个时代想弄个货币体系出来实在太过容易了。 更别说还有王炸了。 “好!~” “此事就交给你去办。” “从今天开始户部一切事宜都由你来调动。” 而听着李明肯定的话语,李世民点头,没有丝毫迟疑的开口。 开玩笑,哪怕只是简单的叙述,他都能够看到那辉煌无比的未来。 这样的结果,他几乎都没有想到自己如何去拒绝。 一旦完成,对于他来说好处实在太过巨大了。 不,不仅仅是他,甚至整个大唐都将彻底解决一些问题。 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大唐国力。 国力对于李明有着巨大用处,对于大唐也同样是如此。 国力越强大,九州结界自然也越发强大。 这几乎关乎到了整个大唐,整个人族。 虽说这未必是决定性因素,可只要能够提升国力,李世民自然是来者不拒。 “是!” 李明嘴角带着弧度,他就知道李世民会应声,事实上也的确如此。 话语赶紧开口,他的身影迅速应声。 随后离开了皇宫。 开始迅速筹备了起来。 有了自己便宜老爹的同意。 再加上户部的支持,李明的行动无疑是极为迅速的。 长安城之中。 很快一个名为大唐皇家银行的机构诞生了。 奇怪的是,这机构明明是隶属于户部的机构,可却是少府统辖。 当然对于一般的官员来说,这些并不会太过在意,毕竟和他们又没啥关系,可顶不住的是在于这一个部门,以后就专门负责给官员发放俸禄了。 无数人瞬间就上了心。 特别是当贞观六年四月月初到来,又是众人领取俸禄的日子。 一大清早,一名名官员的管家,或者仆人,或者本人开始被户部官员通知前往了大唐皇家银行领取俸禄。 一个个不由带着好奇。 也带着一份忐忑的来到了大唐皇家银行所在。 而此时的大唐皇家银行早已人满为患。 户部调遣过来的一些官员,和小吏在迅速之中忙碌着。 “赵大人,您的一年的俸禄为二百六十四石,这个月为二十二石,这里一共是两千二百文,您收好,其价值可以与少府兑换同等价值的精盐。” 小吏开口,同时拿出来了两张一千文的,和两张一百文的。 而那一名赵大人则是一脸懵逼的接过钱。 看着那精美的纸币,还有些出神。 而小吏却不管这些,开始招呼下一个。 “李大人,您的俸禄是一年一百二十石,这个月为十石,这里一共是一千文,您收好,其价值可以与少府兑换同等价值的精盐。” “王大人!” ...... 一道道的声音开口,一名名的小吏迅速忙活着。 而一名名的官员或是茫然,或是好奇,或是兴奋。 不少人更是拿到纸币之后,迅速跑到了少府。 果然,他们只要拿出纸币就能够从少府兑换成同价值的精盐,这一下子让他们双眼发亮了起来。 不少人一口气就将所有纸币兑换成了精盐。 而有些人,则是犹如看艺术品一样看着纸币。 不得不说纸币的确华美,让不少人都有些爱不释手起来。 而伴随着一道道的身影在兑换,印刷的纸币迅速之中开始流入了这些官员手中。 并没有出现任何的问题。 毕竟新的货币是直接和精盐挂钩。 如今伴随着国泰民安,以及周围的反抗力量逐渐平复,精盐的价格已经逐渐恢复了正常,一斗大概二十贯左右。 十文钱的纸币能够购买一钱精盐,一百文则是一两精盐,而一千文则是十两。 相比于如今的经验价格相对低一些,虽说没有低太多,可由于精盐依旧是稀罕物,这纸币相信众人的接受会极为迅速。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。 纸币的发行,没有遭遇到任何的阻碍。 在听说纸币可以直接兑换精盐之后,几乎没有任何人选择拒绝。 包括那些官员都是如此。 而当然这些官员纸币的支出无疑就是一个很大的量。 德元年一品大员一年的禄米为七百石,从一品大员一年的禄米为六百石,二品大员一年的俸禄为五百石,从二品大员一年的俸禄为四百六十石,哪怕是从九品官员一年的俸禄也有三十石。 到达贞观年间,由于大唐的发展,以及李明的手笔,这一份俸禄无疑再度增加了差不多三成。 另外唐朝官员还有很多其他福利待遇,比如贞观年间一品有职分田十二顷,俸钱81.6两;二品十顷,俸钱72两;三品九顷,俸钱61.2两.......。 单单这些大唐支出就超过了五十万贯。 此时当这些都由纸币支付之后,这就超过五十万贯全部换为了纸币。 虽说,由于最初的原因,这些人恐怕会第一时间将纸币换成精盐。 可精盐换取需要时间,这些纸币就有了流通的土壤。 加上另一边 少府之中,原本的工钱结算也全部用新的货币结算。 伴随着少府庞大的机构之下,也开始使用纸币,纸币的流通无疑更为庞大了。 要知道如今少府在册的人数就超过了五十万,管理的人数甚至超过了上百万,如此庞大的人口之下,其纸币的支出更是极为恐怖。 短短的时间当中,长安城之中,甚至开始出现了纸币交易的情况。 毕竟这一次俸禄的发放,直接让纸币大规模的出现了。 再加上少府这边。 可不是官员,动辄都是上千文,少府这边大部分都只是数十文,数百文,再加上其庞大人数,货币的数量无疑是最多的。 这些人可不会去用精盐这一种昂贵的东西,这些纸币自然就只能作为流通所用了。 在这一种情况下,货币自然开始流传了出来。 而以这样的情况,当精盐的兑换逐渐稳定下来,官员钱币的流通也是必然的。 十文如此,百文,千文,也同样会如此。 到那时候,整个新的货币体系才算是彻底建立起来。 如今只是试行而已。 并没有到达完美的程度。 不过相信这个用不了多久,几年的时间,货币体系就能够借助着精盐的数量完全规范起来,到那时候就会形成真正的体系。 第(3/3)页